壶口瀑布在哪个市,陕西壶口瀑布在哪个市哪个县
2025-11-14 09:19:00
负荆请罪的主角,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谁
本文目录
1.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谁 2.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谁 3.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什么生肖 4.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谁的故事
负荆请罪的主人公:负荆的是廉颇,请罪的对象是蔺相如。
战国时期,秦昭襄王假意送给赵国十五座城池,以索取无价之宝和氏璧。蔺相如带着和氏璧来到秦国,他临危不惧,斥责秦王言而无信,使得完璧归赵。之后,他又随赵王到渑池赴宴,使赵王免受秦王的侮辱。
蔺相如因连立大功,被封为上卿,地位在老将廉颇之上。廉颇认为自己的功劳比蔺相如大,职位反而比他低,心中不服,几次借机侮辱蔺相如。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,每次都忍让回避。
廉颇得知事情的真相后,十分惭愧,毅然负荆请罪,二人因此结下生死之谊。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,成为后人的美谈。

负荆请罪具体解释如下:
【拼音】[fù jīng qǐng zuì ]
【解释】负:背着。荆:荆条,古时用来抽打犯人的刑具。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,请求责罚。
【近义词】面缚舆榇、引咎自责、肉袒面缚、登门谢罪、知错即改、肉袒负荆。
【反义词】兴师问罪。
【例句】我今天来是向你负荆请罪的,昨天我不该出言不逊,实在对不起,请你原谅。
成语故事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廉颇和蔺相如。战国时期,赵国因为有了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位人才,以至于能在乱世中有一席之地。
蔺相如因多次为赵国立功,被赵王封为上卿,位在廉颇之上。廉颇知道后非常不服,于是想法设法刁难蔺相如,而蔺相如也只是想法避让。有一天,蔺相如坐车出门,远远的看见廉颇骑着马走过来,他赶紧叫车夫掉头往回走。蔺相如的门客对廉颇的行为非常不满,但蔺相如却告诉他们,自己连秦王都不怕,怎么会怕廉颇,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,是因为有自己和廉将军。
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后,廉颇羞愧不已。于是,他脱下战袍,背上荆条,到蔺相如府上请罪。蔺相如见到廉颇后,连忙热情的迎接。从此二人成为了好朋友,齐心协力保卫赵国。

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廉颇和蔺相如。
负荆请罪故事内容的是:廉颇由于蔺相如位居其上,心怀不满。后来明白蔺相如的良苦心后,身背荆条上门请罪,两人结成了生死之交。
蔺相如和廉颇从此成了很要好的朋友。这两个人一文一武,同心协力为国家办事,别的强国因此更不敢欺侮赵国了。这就是负荆请罪的故事了。“负荆请罪”也就成了一句成语,表示向别人道歉、承认错误的意思。

成语寓意:
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上层应该识大体,顾大局,以国家利益为重。“知耻近乎勇。耻之于人大也,以其得之则圣贤,失之则禽兽。此改过之要机。亦是国家世界安定祥和之要机。”常人犯错在所难免,犯了错不要紧,最重要的是要有知错、认错、改错的勇气和决心。
负荆请罪的主人公:负荆的是廉颇,请罪的对象是蔺相如。
负荆请罪,成语,背着荆杖,表示服罪,向当事人请罪,形容主动向人认错、道歉,给自己严厉责罚。
负荆请罪的故事出自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,讲述了战国时代赵国廉颇、蔺相如的故事,故事又称将相和。

负荆请罪背景-完璧归赵:
赵国有一块美玉,叫“何氏璧”。秦王听说后想得到它,就派使者到赵国说想用城池换璧。秦王素来贪婪,赵王知道他只是想将何氏璧骗到手,但忌惮秦国的强大也不敢直接拒绝,以免惹起战端。
正当他为难的时候,蔺相如站了出来并声称自己有办法——要么换回城池,要么将何氏璧完整地带回赵国。到了秦国,秦王果然只对璧感兴趣,对让出城池一事只字不提。
并在一次会面时想以武力夺璧,蔺相如誓死不从,他抓着何氏璧准备撞墙来威胁秦王:要么用出土地城池换璧。
要么他就撞墙壁碎人亡,秦王什么都得不到还会因背信弃义而遭人唾骂!秦王虽爱美玉但并不昏庸,不愿用土地交换,就值得让蔺相如带着何氏璧返回了赵国。
以上就是关于负荆请罪的主角,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谁的全部内容,以及负荆请罪的主角的相关内容,希望能够帮到您。
2025-11-14 09:19:00
2025-11-14 09:16:41
2025-11-14 09:14:21
2025-11-14 09:12:01
2025-11-14 09:09:41
2025-11-14 09:07:21
2025-11-14 09:05:01
2025-11-14 09:02:41
2025-11-14 09:00:22
2025-11-14 08:58:02
2025-11-14 08:55:42
2025-11-14 08:53:22
2025-11-14 08:51:02
2025-11-14 08:48:42
2025-11-14 08:46:22
2025-11-14 08:44:02
2025-11-14 08:41:42
2025-11-14 08:39:23
2025-11-14 08:37:03
2025-11-14 08:34:4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