蒂森克虏伯的前世今生:政商勾结终自毁,得不偿失尝苦果(下)
2025-07-15 17:18:56
区寿年为何仅仅两年便被特赦?三点是关键
2019年,《特赦1959》热播后,很多人对1959年特赦的国军高级将领给予了很高的关注,认为他们是第一批被释放的幸运儿。
殊不知,在1959年之前,还有五位高级将领,在短时间内就获得了释放,其中一位就是青天白日勋章获得者——区寿年。那么,同是国军战俘,区寿年为什么提前被赦免呢?
世事皆有因果,区寿年仅仅两年就被特赦,主要还是因为他有这三点优势:
区寿年
“如果要撤退,我宁可不再做军人,回家种红薯好了!”听到国民政府部长何应钦想要与日军缓和关系,决定撤退时,区寿年对舅舅义愤填膺地说道。
祖上多是武将出身的区寿年,从小就有着当一名军人的理想。并且在舅舅蔡廷锴的帮助下,区寿年进入粤军阳江军事教习所学习。
17岁在护国军担任文书一职,初期大家都不看好区寿年,只安排他做文书,后面在区寿年的软磨硬泡下,做了排长。
1929年,区寿年又担任旅长一职,相继参加粤桂战争和中原大战,随后凭借着超强的作战能力,又被提拔为赣粤闽湘左路军第78师师长。
区寿年
“九一八事变”后,蔡廷锴率19路军驻防上海,紧跟其后的区寿年也于1932年奉命驻扎闸北,南翔一带,以防日军侵袭。
1932年1月28日,日军登陆上海,扬言要“4个小时拿下上海”,“一二八事变”就此爆发,也就是第一次淞沪抗战。
但是,日军终究还是小看中国军人了,更小看了区寿年,在他的拼命防守下,日军整整打了33天,其间三换司令官,四次增添兵力。
虽说最终还是以国军撤退失败告终,但是,这一战重挫了日军士气,打出了中国人的民族气概,也使得区寿年声名大噪,猛获嘉奖,让大家看到了他强劲的作战能力。
区寿年
1933年,“福建事变”之后,区寿年被解除军职,只身前往德国学习军事。1936年,桂系重新增兵,蔡廷锴又重建19路军。
1937年,桂系与蒋系和解,区寿年任176师师长,参加了淞沪会战,之后又杀进了徐州会战和武汉保卫战。
1938年,区寿年被提拔为国民党中将。到了1939年,区寿年又被任命为第48军军长。
可见在被粟裕俘虏之前,区寿年一直都是火力全开,战斗值拉满,杀敌无数。
这与被俘后很快被特赦是有很大关系的,毕竟在任何时期,战斗力强的人永远都是“抢手货”。
粟裕
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:“识时务者为俊杰”。无论何时,懂得审时度势的人总会在极其混乱的情况中始终站稳脚跟。区寿年和他的舅舅蔡廷锴便是如此,1933年1月,区寿年将枪口对准中央革命根据地。
同年夏天,其部队在朋口地区与彭德怀老总对战,结果战败,还损失了4个营。从这之后,区寿年开始意识到内战只会是白白地耗费兵力,再加上近些日子19路军与蒋介石的合作关系日渐不稳固。
蔡廷锴同原粤军还有区寿年一起发动了反对蒋介石的“福建事变”,成立了福建革命政府,区寿年带领的78师便是当时是事变的主力军。但是福建事变很快便失败了,19军番号也被解除。
区寿年也深受打压,与舅舅一起偷偷逃到了香港。
蒋介石
虽说,这次事变以失败告终,但是足以看出区寿年等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,是看得清当下局势的。
他们能认识到共同抗日才是当下主要民族矛盾,内战只会内耗。区寿年这次认识后的思想变化也是为1948年被关押后,积极主动接受改造奠定了思想基础。
在出狱后,区寿年积极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洗礼,因为那个时候,区寿年意识到了,谁才是真正的为国为民,只有加入新中国建设才有崭新的未来。
区寿年
俗话说“朝中有人办好事,大树底下好乘凉”。区寿年一路走来,虽说不是一路风雨无阻,但其舅舅蔡廷锴是起了很大的作用。
蔡廷锴一直与我党有很深的渊源,最初加入过我党,后觉得形势不对又加入了国民党,但是并没有一心帮助蒋介石。
要知道,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。我们不难发现,在区寿年一生几个关键转折时期,都有蔡廷锴的参与。就如“八一南昌起义”,他跟随舅舅南下,一起脱离了起义军,可见蔡廷锴的思想一直深深影响着区寿年。
1932年为了弄清区寿年的想法,蔡廷锴假装说国民政府准备要撤退,区寿年生气地说:撤退?那不如回家种红薯!
蔡廷锴
他们俩始终同心协力,虽然后来也酿成了一些错误。新中国成立前,蔡廷锴就曾出席新政协筹备委员会和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。
新中国成立后就任政协委员会,国防委员会副主席。
1951年区寿年被特赦一年后,区寿年担任了广州宣传委员会会员,1954年又担任广州政协常委,直到1957年1月11日病逝于广州,享年55岁。
这段时间,区寿年同其舅舅蔡廷锴一直致力于投身新中国建设之中,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。可见,在他舅舅的鼎力扶持之下,而且区寿年加入国民党时,并不属于蒋介石的嫡系部队,能被提前释放,也是在情理之中了。
蒋介石
时间回到1948年,豫东战役突然打响,蒋介石也慌了神,连忙派邱清泉与区寿年各带兵团迎战,“战神”粟裕凭借着对手无法把握的作战手法——-在运动中创造并发现机会,没给对手喘息的机会。
果然,在豫东战役开始没多久,粟裕突然调转方向,由华野转到龙王店,没等区寿年反应过来,就被团团包围住在了龙王店,担心被抓的区寿年准备乘着坦克偷偷溜走,却被解放军战士印永鑫在对其一路追击,最后成功被俘。
被抓到后,区寿年大放厥词道:“我要见粟裕,我跟他是朋友!”
这下把士兵们都说得一脸蒙:眼前这个人难道来历不小?跟战神粟裕会有怎样的关系?战士们以为他是为了活命乱喊,就将其暴打了一顿。
粟裕
但无论怎样,区寿年最终还是见到了粟裕,并对粟裕说:要见好就收,不要过于贪心!事实上,区寿年跟粟裕确实是认识的,在“南昌起义”时区寿年还是粟裕的团长。
只不过这次事件后,因为站的阵营不同,从朋友关系变成了对手关系。
粟裕在1927年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作为一名军人,粟裕善于体察军事政治发展形势,富有战略远见,善于把握时机,适时集中兵力,猛烈出击。
凭借着出色的作战能力,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战役的胜利,也为共产党作战指导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。
一代名将粟裕,在新中国成立后,积极投进新中国建设,1951年被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后又被提拔为总参谋长。
粟裕
回顾粟裕的一生,一直都是在为国家为人民而战斗,是一名出色的军人,更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。而区寿年在被抓时仍对粟裕“大放厥词”,认为他应该见好就收。
粟裕并没有为区寿年的“狂妄言论”感到生气,只是笑着对手下吩咐:“优待这位南昌起义老团长”。可见,粟裕和区寿年是有一定关系的,不然也不会这么轻易“饶“了他。
显然,这时候的区寿年并没有看清当时的局势,错误地站在国民党的一方,应该说他欠粟裕一个道歉。
但是身经百战、阅事无数的粟裕并没有为区寿年的“狂妄言论”感到生气,只是笑着对手下吩咐:“优待这位南昌起义老团长”。
粟裕
毕竟在一起共事过,粟裕应该了解区寿年会有所变化的。
不出所料,区寿年也很快思想转变了,出狱后积极投入了新中国建设,终于,不在一条战线的两人还是站在一起了。
这时候,区寿年应该会明白粟裕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,也是慷慨的。粟裕看到改造后的区寿年,也会欣慰地接受他的还未说出口的道歉吧!
区寿年
最后,我们应该理性客观地评价区寿年,因为在当时极其严峻的局势下,作为一名战士,他仍然勇猛地同敌人拼命厮杀,为我们流尽献血,以获得国家安宁,人民幸福。
虽然他曾经错误地站在我党的对立面,但是他在被抓后积极反思,努力改造,也为新中国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,这些都是功不可没的。每一个将国家和人民放在首位的人,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。
[1]夏天.粟裕与邱清泉的几次交手[J].档案时空,2013,No.267(09):7-11.
[2]陈兴.粟裕将军军事谋略艺术纪事(之十五)──睢杞巧布兵 活捉区寿年[J].党史文汇,1997,(07):37-38+45.
[3]曾业英.蔡廷锴何以能成为福建事变的主要发动者和领导者?[J].区域史研究,2021,(01):207-214.
2025-07-15 17:18:56
2025-07-15 17:16:40
2025-07-15 17:14:24
2025-07-15 17:12:09
2025-07-15 17:09:53
2025-07-15 17:07:37
2025-07-15 17:05:22
2025-07-15 17:03:06
2025-07-15 17:00:49
2025-07-14 16:36:43
2025-07-14 16:34:27
2025-07-14 16:32:11
2025-07-14 16:29:55
2025-07-14 16:27:40
2025-07-14 16:25:24
2025-07-14 16:23:08
2025-07-14 16:20:52
2025-07-14 16:18:36
2025-07-14 16:16:21
2025-07-11 23:03: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