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塞风波愈演愈烈!奔驰哥为什么宁可在拘留所过年也不肯道歉?
2025-08-04 05:28:29
隐退不仕的王士珍,重出江湖后做了一件啥错事?成了他一生的污点
袁世凯的发迹,水师提督吴长庆是引路人,但离不开结义兄弟徐世昌和“北洋三杰”等人的大力帮助。其中王士珍被称为“北洋之龙”。此人不仅脑袋好用,而且很有谋略,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时,把比较麻烦的事都交给他处理。
袁世凯就任大总统不久,王士珍即辞官不做,回家闲居。袁世凯派大儿子袁克定,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把他请出山担任陆军总长、北洋总理等职,不料却大力支持张勋复辟帝制。失败后又赞称民主共和。
王士珍一生的转变,的确让人不解,尤其是为张勋复辟大开城门,留下了一生的污点。
满清末年的王士珍
王士珍,1861年8月19日生于河北省正定县牛家庄,被誉为北洋“三杰之龙”。
王士珍父亲早逝,寄居伯母娘家,9岁时入私塾读书,后来被清军将领叶志超收为部下。
1885年王士珍入天津武备学堂。毕业后回叶志超部驻守山海关,任炮队教习,因教学方法独特,效果显著,深得好评。
1894年6月,朝鲜发生内乱,向清政府请求援兵平叛。王士珍即随主帅叶志超奉命赴朝助战。《马关条约》签订后,王士珍随新任直隶提督聂士成驻兵芦台。
袁世凯自朝鲜归国后在北京闲居。在徐世昌的帮助下,写了军事论著《练兵要则十三条》,得到帝师翁同龢、恭亲王奕訢、庆亲王奕劻及直隶总督荣禄等的赞赏,谋到了负责天津小站练兵的差事。
王士珍天津武备学堂时的督办,是满清陆军大臣荫昌。袁世凯练兵需要人才,荫昌就把自己的门生王士珍推荐给袁世凯,
不久,袁世凯发现王士珍的能力出众,就任命他为督操营务处会办等重任,因为王士珍深得袁世凯信赖,军中兵士考核等重要事宜,多与王士珍、徐世昌等人商议。王士珍也是不负老袁期望,按近代德国陆军的训练标准,帮袁世凯打造了一支近代新式陆军。
光绪二十五年即1899年2月,袁世凯任山东巡抚,委派王士珍为小站留守,负责指挥新军自小站开拔山东。到山东后,袁世凯又委任王士珍为军事参谋。
光绪二十七年,即1901年11月7日,李鸿章在北京贤良寺去世。两天后,西安逃难的慈禧太后,一纸电报传到北京,袁世凯继任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。王士珍被老袁委任为北洋常备军左镇翼长,兼理全军操防营务处,专业主抓北洋军事训练。
1903年12月,慈禧太后采纳了老袁的建议,清政府在北京成立练兵处。清政府任命庆亲王奕劻为总办,袁世凯会办,王士珍为军政司正使兼任第六镇统制,授正黄旗蒙古副都统,赏头品顶带。1907年升任陆军部右侍郎、江北提督。
光绪三十四年即1908年,光绪、慈禧相继去世,醇亲王载沣摄政,袁世凯被有病回家闲居,王士珍也于第二年辞职回家。至此,为大清朝服务20余年的王士珍归乡闲居。
北洋时期的王士珍
1911年10月,武昌起义爆发,摄政王载沣倾全国之力赴湖北镇压革命党无果。庆亲王奕劻、内阁总理会办徐世昌极力举荐袁世凯复出。载沣无奈,只好答应了袁世凯提出的所有条件后,袁世凯答应赴湖北前线镇压革命党。
不久,老袁任命王士珍协理湖北军务,随袁世凯湖北平叛。袁世凯当上内阁总理后,王士珍就成为陆军大臣。
1912年2月12日,溥仪退位。王士珍为报答皇恩,极力争取清室优待条件,最后为表示忠于清廷,王士珍也辞官,退居家乡正定城内。
袁世凯任大总统后,其兄弟段祺瑞、冯国璋势力越来越大,已威胁到了老袁的独裁统治。
袁世凯为制衡段祺瑞、冯国璋的势力,多次派人去请王士珍担任要职,但都被拒绝。
段、冯二人成了袁世凯的心腹大患,老袁再三思虑,决定派长子袁克定亲自去请王士珍复出。
1914年,袁世凯让儿子袁克定派专车去正定请王士珍,并交代:“聘卿不来,弗许归。”
袁克定到正定后,以子侄礼请下人通报,王士珍没想到袁克定会亲自来请,本来不想见,但念克定远道而来,还是见了袁克定。袁克定抱膝请安,说是奉了他父之命,来请王士珍进京就任陆军总长的。
王士珍很清楚袁世凯多次请他出山的原因。就说,段祺瑞多年任职,定能胜任,自己闲居四年,无心问政,还请克定回禀老袁。袁克定说:“段祺瑞因病多日不事,请不要推辞,如果你不去,我也只好留在正定了。”但王士珍仍然坚辞不就。
袁克定看王士珍态度坚决,再耗下去也于事无补,只好回京报于老袁。
老袁又亲写一封书信交给袁克定,克定又到正定王士珍家,呈上老袁亲笔信。王士珍无办法,告诉袁克定,将修书一封让克定交给老袁。袁克定一看忙跪下行礼,王士珍赶紧阻止。克定说:“伯父若不答应就跪在台阶不起来。”王士珍一看这种情况,只好答应随袁克定回北京,袁世凯即刻委任王士珍陆军上将衔。
1915年5月,段祺瑞称病示威袁世凯,王士珍暂代陆军总长。此后, 在杨度、梁士诒、陈宦等鼓动下,袁世凯复辟帝制,当了中华帝国洪宪皇帝。王士珍对老袁复辟帝制认识清醒,不赞成帝制。
袁世凯复辟83天后,在国际国内的强大压力下,只好放弃帝制,王士珍为袁世凯想退位后再保总统大位想尽了办法。
张勋复辟时期的王士珍
因为黎元洪、段祺瑞的“府院之争”,为张勋复辟创造了机会。因为段祺瑞的专权,大总统黎元洪竟然免了段祺瑞国务总理和陆军总长的职务。结果段系督军群起反对黎元洪。黎元洪也是有病乱求医,找到“辫帅”张勋进京调停。
1917年7月1日,张勋率领五千“辫子军”进京拥清废帝复辟。
令人吃惊的是,当张勋的辫子军到京后,王士珍却命令步军统领江朝宗用电话通知守城部队打开城门,放辫子军进入北京城。
王士珍伙同张勋等人把12岁的溥仪又抬出来宣布清帝复辟。溥仪皇帝也是大封复辟有功人员,封张勋、王士珍等7人为内阁议事大臣,授王士珍参谋部尚书,不到三天,复辟闹剧结束,保皇派又纷纷拥护民主共和。
段祺瑞时期的王士珍
1917年9月10日,孙中山在广州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,并且亲任大元帅,出兵讨伐段祺瑞,护法战争开始。
段祺瑞气势汹汹地要武力统一南方,而冯国璋则主张和平解决,俩人矛盾产生。对于曾经同僚的矛盾,王士珍无可适从。
11月20日,冯国璋免去段祺瑞职务,请王士珍接任国务总理,遭王士珍拒绝。于是,冯国璋让手下多人多次去王士珍住处请愿,王士珍不得已,只好出任内阁总理。此后北洋政府内讧不断,1918年2月,任职仅三个月的王士珍,以年老病弱为由辞职。
远离政事的王士珍
徐世昌任大总统后,决意任命王士珍为苏皖赣巡阅使,但看破红尘王士珍,仍然以年老病多为由推辞不就。
退出北洋政府高层的王士珍,后来宣布担任月薪五百元的北京电车公司董事长。其间多次主持北京的慈善活动,1930年7月10日,因病在北京去世,享年70岁。
王士珍宦海沉浮几十年,功过是非自有历史评说。但拥护溥仪复辟一事的确成了一辈子的污点。
本文属个人观点
资料:《历史深处民国1、2》《民国演义》《百度百科》
2025-08-04 05:28:29
2025-08-04 05:26:13
2025-08-04 05:23:58
2025-08-04 05:21:42
2025-08-04 05:19:26
2025-08-04 05:17:10
2025-08-03 11:49:04
2025-08-03 11:46:48
2025-08-03 11:44:32
2025-08-03 11:42:16
2025-08-03 11:40:00
2025-08-03 11:37:45
2025-08-03 11:35:29
2025-08-03 11:33:13
2025-08-03 11:30:58
2025-08-03 11:28:42
2025-08-02 19:00:16
2025-08-02 18:58:00
2025-08-02 18:55:45
2025-08-02 18:53: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