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,正值青春年华的13岁花季少女
2023-08-30 05:21:49
蜀国后期为什么没猛将(蜀汉后期还有什么名将人才)
众所周知三国时期虽然是一个战乱频繁的动荡年代,但是期间却同样涌现出不少有识之士,一时之间可谓是人才辈出英雄遍地。
尤其是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,更是对其中的英雄人物进行了非常夸张的渲染描写,使得很多人物的形象深入人心。
纵观整个三国时期,虽然前期人才济济猛将如云,但是后来却是人才匮乏,比较出名的将领也是寥寥无几,为何会出现这种人才断层呢?其实原因并不复杂。
汉末以来外戚和宦官之间的争斗日渐激烈,朝政混乱天下动乱,而且时逢天灾不断,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
不久之后各地都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军,由于汉室衰微实在无力组织起来强大的军队,因此只能将权力下放,允许各地州府自主招募士兵以此来镇压各地的黄巾军。
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,全国各地涌现出了很多有识之士投身战场建功立业。
三国早期确实是英雄遍地,仿佛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遇到一些能力非凡出类拔萃之人。
比如小小的涿郡县城,一个靠着卖草鞋为生的刘备却是一个有着吞吐天下之志的乱世枭雄,一个杀猪的屠户和一个卖枣的商贩居然还都是举世无敌的猛将,实在是匪夷所思。
此外,就连董卓麾下一个小小的校尉华雄,就能够震慑十八路诸侯迟疑不前,袁术手下不起眼的小将孙策,年纪轻轻便能横扫江东无可匹敌。由此可见,这一历史时期确实是英雄辈出将星璀璨。
然而这种情况没能够一直持续下去,随着整个三国时代的落幕,各方势力都开始面临着人才匮乏的窘境。
一方面那些驰骋沙场纵横天下的老将相继离世,一方面新生代并没有太过优秀人才的产生,这一历史时期人才仿佛出现了巨大断层。
即便是原来人才济济猛将如云的曹魏,此时也仅有钟会和邓艾两人算得上是当世名将,而蜀汉则只有一个姜维能够拿得出手,吴国则更不值一提了。
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局面,其实并不复杂,我认为主要有四个原因:
第一点就是天下大势的不同
由战乱分裂逐步走向和平统一,英雄逐渐无用武之地。俗话说得好,时势才能造就英雄,三国时期正是如此。
汉末之时面临着天灾人祸,当时的人们为了能够在乱世中活命,不得已只能投身军旅建功立业,在这种动荡不安的战乱年代,大多数人都只能用命去拼。
正是在这种激烈而且残酷的斗争中,才会有那么多英雄豪杰相继出世,除了为了活命也是为了出人头地。
等到三国后期情况则有了巨大变化虽然尚未完成统一,但是天下已然三分,局势逐渐明朗,战乱变得相对较少。
尤其是各方势力相互制衡,大多采取休养生息的策略,老百姓们逐渐过上了安稳平定的日子。由于经过长时间的战乱人心思定,不在想靠着打仗来建功立业,于是就显得人才相对较少。
第二点则是常年战乱导致人口剧减
本来汉朝经过四百多年的稳固统治,国家强大人口众多,汉末动乱之时人口基数庞大,在这么多人中自然更容易出现一些奇才异士。经过数十年的战乱纷争人口剧减,所以人才不如之前那么多也不难以理解。
第三点就是人才类型发生了转变
在三国早期群雄并起,各个诸侯之间的争霸多以互相攻伐为主,自然少不了文臣武将的出谋划策以及拼死搏杀。
等到后期的时候局势稳定,各国之间基本都是靠着外交手段解决纷争,文臣更加注重治理内政,武将大多屯田养兵,很少有比较激烈的冲突对抗。因此会给我们造成后期人才不如前期多的印象。
第四点就是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
罗贯中先生在写小说之时,一开始为了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,自然要对其中一些精彩的打斗进行着力渲染。
因此就会对其中一些英雄人物极力吹捧。等到书的后半段要收尾的时候,就没有太多的篇幅来着力凸显某些英雄人物,因此即便是三国后期也有一些名将,却并不被人们所熟知。
2023-08-30 05:21:49
2023-08-30 05:19:43
2023-08-30 05:17:36
2023-08-30 05:15:29
2023-08-30 05:13:22
2023-08-30 05:11:16
2023-08-30 05:09:09
2023-08-30 05:07:02
2023-08-30 05:04:56
2023-08-30 05:02:49
2023-08-30 05:00:42
2023-08-30 04:58:35
2023-08-30 04:56:29
2023-08-30 04:54:21
2023-08-30 04:52:14
2023-08-30 04:50:08
2023-08-30 04:48:01
2023-08-30 04:45:54
2023-08-30 04:43:48
2023-08-30 04:41:41